竞技宝:苏宁胜建业,继续保持领先优势
根据鼓楼区的发展思路、发展定位和工作要求,今后五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。(一)打造创新驱动引擎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引领一个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。要主动对接国家创新型城市、中国智能制造名城建设,更加充分地发挥科教资源优势,引育创新创业人才,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完善创新创业机制,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。引育创新创业人才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创业机制
(二)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着力做强商贸商务业 重塑新街口—湖南路商贸商务区。加快建设湖南路地下商业街、湖北路城市综合体、湖南路现代服务业总部城、玄武饭店二期等高端商业载体,实施中山路—中央路沿线楼宇品质提升。发挥金陵饭店亚太商务楼、紫峰大厦等高端载体示范作用,进一步提升商务服务业层次。
提升河西商贸区。依托中海环宇城、苏宁清江广场、龙江新城市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,积极引进国际品牌,发展新型商业业态,满足居民购物、餐饮、娱乐、休闲等复合型消费需求,实现商贸区扩容提质。
改造中央门商贸区。加快金桥、玉桥等老牌商贸市场升级改造,推进中储国际广场建设,打造大宗商品和智慧物流电子交易平台,发展电子商务,努力使鼓楼成为全市高品质商贸消费集聚地、商务办公首选地。
加快发展软件互联网产业依托江东软件城,重点发展高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。以苏宁慧谷、艾志集团科技中心、越洋国际商务中心等产业载体为重点,完善公共服务配套,提升招商能级,积极培育引进一批知识导向型企业和科技创业人才团队,力争在高端软件研发与应用、移动互联网、大型实时数据库等领域抢占先机;支持亚信科技、南大苏富特、联创集团等龙头软件企业持续、快速发展,努力打造“中国(南京)软件名城”的重要园区。
依托模范路科技创新街区,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。充分发挥区域科教人才优势,推动科研院所、高校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、工程中心、科研基地和产业技术研究院,促进成果就地转化,打造国内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。
依托幕府山新产业区,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。围绕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(下关),聚焦信息技术服务、信息安全和智能交通技术等细分领域,集聚相关企业,打造活力彰显的新技术产业集聚区。
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
做精文化旅游产业加快“环南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”建设,打造文化创意众创空间,推动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化、规模化发展,提升产业附加值;挖掘旅游资源,依托鼓楼滨江风光带、外秦淮河风光带、清凉山等自然山水资源,以及明城墙、民国建筑群等历史文化遗存,建设开放式城市景区。
做大健康服务产业整合优质医疗资源,加快建设五台山生物医疗孵化园,打造高端特色医疗业、健康管理和养生休闲等产业体系,完善和延伸健康服务产业链。
做实航运服务产业加快建设长江航运物流服务中心,整合航运行政管理和服务平台,集聚优质航运服务企业,着力打造南京高端航运物流服务产业核心发展区。
做特金融服务产业推进鼓楼—山西路金融服务带提档升级,引导金融资源集聚,全力促成苏宁银行落户鼓楼;依托紫金信托公司、江苏省再保融资租赁公司,集聚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,大力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服务业。
做优智力服务产业充分整合资源,通过培育、引进、扶持等综合手段,大力发展会计、审计、律师等服务业,打造鼓楼区服务业发展新亮点。全力提升总部经济能级立足主城中心区优势,毫不动摇发展总部经济,支持和服务苏宁集团、博西家电等区内总部企业做大做强;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区域性总部,吸引企业国际采购中心、财务结算中心、技术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入驻,不断提升总部经济的规模与层次。坚持抓大扶小,落实相关政策,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,培育发展后劲。
(三)构建城市建设管理新格局统筹好城市建设、管理,是党委政府的基本职能。要深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,精致建设,精细管理,精心治理,不断提升鼓楼的建设品质和管理水平。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质量治理
推进节能减排
开展污染治理
推进生态建设(四)实现民生福祉新提升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统筹做好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。继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,健全社会保险、社会福利、社会救助、社会优抚、社会慈善相互衔接的保障体系,确保综合保障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城区前列。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各类教育优质发展,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90%以上,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超过90%,高中教育质量持续保持全市领先。全面启动“三优”工程、深化“三名”建设,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。加快人的现代化培养步伐,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。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,新建名校(园)办分校(园)15所以上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,努力打造“江苏领先、全国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教育强区”。
优化健康服务
积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全面扩大家庭医生制度覆盖面,形成“条块结合、就近转诊、联建共享、特色发展”的区域卫生协调发展模式。充分发挥“四大医联体”作用,继续推进“2210”特色发展计划。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,提升群众身体素质,建设健康鼓楼。
繁荣文化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实践,开展文明城市创建,提升群众文明素质。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,以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为引领,以高校、专业院团等驻区文化资源为依托,大力开展“幸福鼓楼”社区文化艺术节、“书香鼓楼”全民阅读系列文化活动;着力打造“话说鼓楼”幸福社区讲堂、“白云亭公益剧坊”等文化品牌。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、利用力度,推动龙江船厂遗址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,推进妈祖文化研究与开发,重点保护好鼓楼—清凉山历史城区、颐和路、大马路等历史文化街区,进一步增强鼓楼文化影响力。
(五)迈上社会治理新台阶以社区建设为重点,创新社会治理,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、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,确保社会和谐稳定。
完善社会治理模式
提高基层治理水平
推进平安城区建设
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。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,突出问题导向、精准发力,聚焦鼓楼总体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,立足城区特色,大胆创新探索。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。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扎实推进“七五”普法工作,增强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,提高依法办事能力;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、表达诉求、解决纠纷。
争创首善之区、建设幸福鼓楼
延伸阅读 大数据看鼓楼!经济、城建、民生、党建…你所关心的都在这!
开启新征程 实现新跨越
鼓楼微讯glwx1128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,关注我们